新闻公告
<中国农业新闻网.中国 农业新闻网.中国 农业新闻.中国 中国农业新闻网.cn 农业新闻网.cn 农业新闻.cn 中国农业新闻网.com 农业新闻网.com 农业新闻.com 均为中国农业新闻网所有,谨防假冒>

农业展锟斤拷

2021农业会展发展回顾及专家点评(一)

农业农村工作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2021农业会展发展回顾及专家点评(一)

2021年,各地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农业整体实力持续提升,农业农村工作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乡村面貌持续改善,“三农”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系统回顾总结2021年农业会展,推动全社会对“创意农业”的关注和持续深入研究,我们就2021年农业会展相关的重要新闻按时间顺序进行科学梳理,并逐一解读。

1、2021中国农业服务者大会

微综述

3月28日,以“乡村振兴的科技农服之路”为主题的2021中国农业服务者大会在北京举行。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需求旺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效益高,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农业科技成转化和应用推广,强化先进机械装备使用;要推进服务体系多元化,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用服务过程的现代化助推农业的现代化。

精彩观点一:全国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陈晓华认为,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还处于成长阶段,目前服务仍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服务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比较落后,服务规模不大,服务半径比较小,大多数服务还是以区域为单位的服务;二是服务领域不宽,产前产后服务比较少;三是服务质量不优,专业人才比较缺;四是标准化的服务流程还不够。虽然与农业专业化社会服务相关的扶持政策已经很多了,但尚未形成形成全面的政策扶持体系,可从三个方面深入探索:一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更好提升服务组织发展能力。二是创新金融服务方式,解决服务组织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扩大保险支持范围,降低服务组织运营风险。

精彩观点二:农业农村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认为,四个标志性要素来决定了行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机遇期:一是有强劲的市场拉动,我国的老龄化日趋严重,大部分都是50岁以上的农户,迫切需要社会化服务的跟进。社会化服务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效是既能省事、省钱还能省力,农民又需要,这种需求的升级和爆发,对产业来说就是良好的上升期;二是有良好的效益,通过良好的服务,在产前产后都能实现增效、农民省钱、服务组织省效,在产前环节,分散采购农资变成了集中采购农资,大规模的采购降低了成本,在产中环节,通过集中连片的机械化作业,大规模提高机械化的效率,降低了作业的成本,在产后环节,可以提高质量。产前、产中、产后环节都是能够实现降本增效,效益是驱动产业发展的第二动力;三是有政府的支持,当前,各地都在大力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从政策的取向来看,一些地方已经从原来的补技术、补装备、补设施转向补服务,通过补服务把原有的技术、装备、设施、人才用起来。总体上来看,在政府扶持和各类主体的参与下,包括技术、装备、设施、人才、主体等发展社会化服务和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加快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四是有成功的模式借鉴,一个行业的发展光有方向和思路不行,还要有成功的商业模式,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批成功模式。

精彩观点三: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认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一是服务产业多元化,随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新产业、新业态的不断出现,传统的农林牧渔+新产业,构成了今天服务业对象,产品类型多元;二是服务方式或服务内容多元;三是服务主体多元,最大的服务主体是农业农村部所属的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除此以外还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四是服务对象多元,比如,农垦企业、众多各种各样合作社、家庭农场、2.6亿普通农户等都有生产性的服务要求。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化专业组织已超过90万家,其中包括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服务面积达16亿亩次,服务农户7000万余户。

2、2021中国农业发展论坛暨中国与全球食物政策报告发布会

微综述

4月30日,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农业发展论坛暨中国与全球食物政策报告发布会”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锡文与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以及报告撰写人员代表共同发布《2021中国与全球食物政策报告》。

精彩观点一: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沛民在致辞中指出,“三农”问题是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有着百年光辉历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取得了脱贫攻坚战役的伟大胜利、推动了农村土地政策不断创新、推动了农业科技取得重大进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农业人将一如既往开拓进取,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精彩观点二:陈锡文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但也应看到,我国农产品生产结构尚不能适应人民对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需要,现有农业资源和农业技术水平已经不足以满足14亿人民小康水平下的食物需求。他认为,国内挖潜力重点在于严格保护耕地和积极推进种业创新;国际上布好局则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新贸易观念、改变贸易行为方式,实现供求双方稳定的双赢局面。

3、2021中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

微综述

5月30日,2021中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在美丽的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举行。论坛由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联合百家社会组织共同举办,会议围绕党建引领社会力量,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展开话题。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会长蓝军结合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五年来在产业辅导、三产融合、脱贫攻坚、兴边富民等具体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取得的成,从“钱、地、人、产、融”五个方面就社会组织全面助力乡村五大振兴进行了交流分享。韩国前总理李寿成等嘉宾也通过线上参会的形式,在一带一路、中非合作等农业、产业合作的框架内,共享了世界各国在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致富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尝试。论坛期间进行了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示范创建区授牌,广东省连山县、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成都英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获得授牌。借由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多年建立起来的品牌效应和平台资源,这些示范创建区的实体产业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将更好更快地走出乡村,为当地带来真金白银的切实好处。高峰论坛期间,经过一致协商通过,发表了《百家社会组织倡议书》,为社会组织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搭建起指导性框架,具有深远的意义。倡议书提出,百家社会组织将从乡村产业优化升级、产业融合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乡村建设多元筹资、壮大乡村文化集群、构筑绿色发展优势、乡村振兴国际合作等方面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4、2021中国和全球农业政策论坛暨《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和《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发布会

微综述

5月2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在北京联合举办“2021中国和全球农业政策论坛暨《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和《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出席会议并致辞。

精彩观点:唐华俊表示,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和全球食物系统都带来了巨大冲击,草地贪夜蛾和非洲猪瘟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还在持续,但是农业充分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粮食生产喜获“十七连丰”,生猪产能恢复超过预期,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答卷。“十四五”期间,中国农科院将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强宏观战略和政策研究,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种业“卡脖子”技术、动物疫病防控、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问题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宏观政策、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会上,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梅旭荣发布了《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1》。全国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陈晓华,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会长陈萌山,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樊胜根,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仇焕广作为特邀嘉宾对两个报告进行了点评。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约翰·思文在视频致辞中强调,新冠疫情对全球食物体系和食物供应链的冲击仍在延续,未来需要改善全球食物体系以应对这一冲击。全球食物系统转型需要多方面的、基于实证的方法以及多部门的协作。

5、2021年农业绿色发展论坛

微综述

7月24日,以“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为主题,由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承办的农业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出席并致辞,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主持开幕式,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出席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阐述了植物表型与生物大数据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了五点建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企业BG总裁彭中阳表示,华为公司深化农业产业融合、推动农业向智能化发展,实现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数字化,不断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华为方案”。论坛还发布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0》。

精彩观点: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系统分享了她所带团队在武夷山开展绿色碳汇型茶园的建设情况,并就如何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廖红表示,2018年,我们将“套种大豆、油,利用大豆生物固氮效作为绿肥,油开花后就地回田,补给土壤磷和钾”的方案移植到武夷山燕子窠,获得成功,2020年12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将该模式向全省推广。廖红表示,要把科技带到茶产业里面去,铺好农业科研最后一公里,对广大农村妇女们“授之以渔”,教广大的妇女同志如何种好茶、做好茶,紧密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同胞,活学活用科技手段,走上生态发展的致富之路,继续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为福建省生态种植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让更多先进的研究成惠及更多农民

6、2021全球数字农业农村论坛中外企业交流会

微综述

8月19日下午,以“共享数字经济新机遇、共创农业农村新未来”为主题的“2021全球数字农业农村论坛中外企业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国内外100余家企业参会,4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通过线上形式参会。

精彩观点: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马荣才表示,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支持企业的工作,及时分享北京市相关政策措施和工作进展,搭建数字农业农村交流平台。希望进一步发挥好政府、协会联盟、科研院所的作用,将这种新形式的合作交流持续下去,促进广大涉农企业发展。市农业农村局信息中心主任王大山提出,要通过强化数字农业农村基础底座和支撑平台,打造智慧农业、绿色乡村、数字治理、信息服务等系统性应用场景,提升数字农业农村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数字化引领首都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格局。京津冀数字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鲁建斌表示,未来将继续协助政府搭台助力企业发展,推进数字农业农村领域企业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7、2021年“第十四届创意农业发展论坛

微综述

以“打造大美田园,营造大美空间,培养创意农业美学人才,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21年“第十四届创意农业发展论坛美学营造人才培养访谈会暨中国创意农业学术季”,9月27日在四川天府新区永兴街道明水村启动以来,受到全国创意农业学术界、企业界、返乡大学生、新农人的广泛关注。全国多位知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热烈讨论,发表真知灼见,共同探讨创意农业美学营造人才培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模式与新路径。为期三个月的中国创意农业学术季聚焦“美学营造人才培养”,邀请本领域专家学者分享创意农业创新成,共同探讨创意农业与农耕教育,分享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成与经验,进一步加强创意农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进创意农业农业领域创新应用,引领创意农业学科创新发展,探索美学营造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创意农业论坛为全国创意农业领域中连续举办的高层次、高知名度、影响面最广的专业论坛,2008年以来连续举办十四届。14年来,创意农业论坛立足国家创意农业发展战略,结合各地创意农业实际,以智库论坛形式,通过专家解读三农方针政策和农业农村重大热点焦点话题,围绕“乡村创意产业”“美学经济”“精准扶贫”“乡村旅游”“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新经济”“农民丰收节”等诸多议题展开研讨。创意农业论坛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成为影响农业农村专家学者、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以及返乡创业人群,集研究、交流、规划、传播、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意农业领域高端学术平台、汇聚全国创意农业理论界资源和科技资源的重要智库平台,是中国创意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平台、人才集聚平台和协同创新平台。

访谈会上,中国创意农业理论创始人章继刚发布了创意农业年度研究成—《2021年中国创意农业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章继刚总结了2020年以来中国创意农业发展成绩、当前创意农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创意农业投资方向和美学营造人才培养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大家围绕乡村人才振兴和创意农业人才培养以及《全国创意农业精品教材暨乡村振兴丛书》新书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对创意农业精品教材研发编写、乡村文化振兴、创意农业美学营造人才、乡村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的真知灼见。

8、2021海峡两岸农业论坛

微综述

10月12日,2021海峡两岸农业论坛在山东潍坊开幕,0多家台资企业、80多名台商现场参加论坛,海峡两岸相关涉农单位、企业、机构的代表共计1万余人线上参会。

精彩观点:台湾新党前主席郁慕明表示,农业交流合作在两岸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发展的新动能不断壮大,未来两岸农业合作空间广阔。参会台商与专家学者围绕精致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就深化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深入研讨和交流。中共山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江汀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山东农业总产值连续多年位居中国首位,是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元的省份,山东将认真落实“31条”“26条”“11条”“农林22条措施”等惠台政策,深化鲁台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共创美好未来。国台办经济局局长张世宏表示,两岸关系好,台湾同胞才会好,两岸经济合作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国务院台办将会同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落实落细“农林22条措施”,让台胞台企在大陆发展环境更优、条件更好。台湾青年发展基金会董事长连胜文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两岸通则顺,顺则和,和则双赢。大陆出台“农林22条措施”为台湾同胞参与乡村振兴创造了更加优厚的条件。相信两岸同胞携手前进,加强交流,必将实现更深层的合作。

9、2021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

微综述

在11月19日举行的2021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要强化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改造改组优化提升农业农村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体系,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中央和地方优势农业科研机构建设,打造农业领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发布会集中发布了《“十三五”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21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南京农创中心发展路径与创新资源》等8个报告。

10、第八届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

微综述

12月6日至7日,以“全域有机农业与县域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在山西省大同市举行。论坛还安排了产业园区、企业项目现场观摩和乡村文创艺术作品展、有机农业产品展、车河模式与灵丘实践成展、国际有机农业发展成图片展等丰富内容,全方位推广和展示大同市全域有机农业与县域乡村振兴发展优秀成案例,了解世界范围内的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与会的专家学者、有机农业的实践者,围绕“有机农业技术新进展”、“有机社区与有机乡村社会建设”、“有机旱作农业与全域有机农业”、“从有机农场到有机合作社与有机村庄”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11、全国农业科技人才工作交流会

微综述

12月13日,全国农业科技人才工作交流会暨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五次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所在。人才兴,则农业农村兴。唐仁健系统部署了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考虑、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就建强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硬条件、营造软环境提出了“放”上下功夫、“活”上见真章、“用”上求实效、“优”上多用力的明确要求。

精彩观点: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吴孔明表示,第五次人才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继承和发扬党的百年奋斗精神和宝贵经验,深入落实“四个面向”“两个一流”指示要求,以“强领军、推年轻、活机制、抓管理”为重点,实施“农科英才”工程,协同推进科研、管理、支撑、转化四支队伍建设的“四横”布局,构建以战略科学家为核心、领军人才为中坚、青年人才为支撑、博士后/研究生为后备的“四纵”体系,打造人才队伍“雁阵”格局,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强化顶层设计、强化重点任务、强化农科精神、强化组织保障方面重点着力,努力打造国家农业科技战略人才力量,为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和坚强的组织保障。

12、2021年中国智能农机装备青年科学家高峰论坛

微综述

12月18日,“2021年中国智能农机装备青年科学家高峰论坛暨智能农机装备领域研究生学术沙龙”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主会场设在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会议室,主要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操海群希望本次论坛更好地加强智能农机装备领域青年研究人员学术交流,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的牵引作用,以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本次论坛特邀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海南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学报》编辑部等国内11家高水平大学、期刊的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分别就植物工厂、保护性耕作、玉米机收减损、农机触土部件、大功率拖拉机故障诊断、水田筑梗、元宇宙中的人机共融,以及马铃薯、猕猴桃、辣椒、油等作物生产过程的农机智能化研发及工程化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13、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2021)

微综述

12月20日,由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主题为“聚焦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2021)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培勇致辞并发表演讲,原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杜鹰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会议设立了“反贫困战略转型与共同富裕”“乡村治理与共同富裕”“乡村产业振兴与共同富裕”“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规划与建设”六个分论坛,并举办了农经学科院长论坛和期刊论坛。

精彩观点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培勇表示,第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路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富裕基础上的共同、而非共同基础上的富裕,这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前提。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更大更好的“蛋糕”。第二,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当前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在这一历史发展阶段,如何推进涉农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并以其为聚焦点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一个需要好好研究的课题。第三,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发挥好政府特别是财政的重要作用。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财政政策要继续发挥有效衔接、着力保障的重要作用,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精彩观点二:如何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尹成杰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出了八点建议:要切实加强党对推动农村共同富裕的领导,继续加大力度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大力加强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制定和创设。

精彩观点三:杜鹰表示,食物安全关乎国家的自立自强和民族复兴大业,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化进程中须臾不能放松的大事。总的来说,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就是要着眼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立足国内,千方百计把我国食物自给率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与此同时,更加主动、更加有效地利用国际资源、国际市场,打造安全可控的海外供应链。

精彩观点四: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会长魏后凯表示,农民增收的最根本来源应该是农业农村,而不是农业农村之外的城市产业支撑。未来,提高农民收入重点是激发乡村内生活力,建立各具特色、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和农业农村导向型的农民稳定增收机制。具体来说,要多途径增加工资性收入,促进经营性收入快速增长,拓宽财产性增收渠道,优化农民收入分配格局。

精彩观点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认为,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就是未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路径。由此,他提出要从产业、公共服务、生态、要素市场四个维度着手实现城乡融合,从而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14、2021江苏乡村产业振兴论坛

微综述

12月21日下午,由新华日报社、江苏银行、沿海集团联合主办的以“汇金聚力兴业富民”为主题的2021江苏乡村产业振兴论坛在南京举办,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的一线实践者共同为江苏省探路乡村产业振兴实现路径出谋划策。

精彩观点: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朱新华在致辞中表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事关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和农民富裕富足。江苏地处南北过渡地带,乡村特色产业地域特征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竞争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全省10亿元以上县域优势特色产业超过18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86个,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44个、超十亿元镇21个,总数全国第一,国家级中晚熟大蒜、苏系肉鸡产业集群以及56个全国产业强镇建设进展良好、效显现。全省上下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为突破口,坚持绿色引领、市场导向,先后登记保护137个有影响力的“苏”字号地理标志农产品、授权企业1856家,培育出一大批乡村特色富民产业。全国“时代楷模”赵亚夫受分享了对落后地区科技兴农、以农富农的道路思考。

15、第二届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智库论坛

微综述

12月26日,以“共谋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智库联盟第二届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智库论坛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智库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在致辞中指出,智库联盟相关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联盟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工作,平台作用逐步显现,社会影响初步形成,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和全球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提供了智力支撑。论坛发布了2021年度优秀战略研究成,来自联盟单位的20项研究报告获年度优秀战略研究成,同时发布了智库联盟首批设立的4个专项研究中心。

16、2021年高附加值植物高效生产国际研讨会

微综述

12月27日-28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以“高效·低碳·创新·共享”为主题的2021年高附加值植物高效生产国际研讨会在线举行。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刘宪会长、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吴玲理事长、日本植物工厂研究会古在丰树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杜太生副校长在线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沈阳农业大学李天来院士和中国农业大学贺冬仙教授做了精彩的主旨报告。同期举办了2021中国温室产业大会云峰会,500名国内代表和100名国际代表在线注册参会。会议围绕光环境生理、设施水肥高效利用、LED植物工厂、设施莓类高效生产、高附加值植物高效生产、设施生产机械化等专题开设了13场平行分会场,包括10场国内直播和3场全球直播。来自日本、荷兰、美国、新加坡、韩国、法国、加拿大等7个国家26位国际知名专家和44名国内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做了77场报告交流,共同探讨面向未来的高产高效、清洁低碳、生态智能的设施园艺工程与植物工厂技术,把脉行业发展方向,共同打造农业现代化新机遇。

【专家解读】

2021,创意农业美了乡村富了农民

作者:章继刚

创意农业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融合体,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传承中华农耕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稻田是人工湿地,田是人工绿地。都市创意农业融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在防洪排涝、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能够提供绿色自然景观和农耕文明实体,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体验田园生活、旅游观光休闲等精神需求。发展创意农业,将创意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农民创业创新融为一体,是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打造农村经济“升级版”、培育国内消费新增长点、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助推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中具有重要作用。

创意农业成为全球农业研究热点。近年来,一批理论界、产业界人士立足创意农业,把乡村振兴如何可持续、创意农业如何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业供给质量、挖掘乡村发展的新动能,充分发挥乡村的经济、人文、生态、美学价值,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目标和任务来讨论。发展创意农业要创新农业公共服务模式,依托现有农业部门信息网络逐步建立健全创意农业公共服务网络,构建城市需求与农村供给的无缝对接机制。要结合资源禀赋、人文历史、交通区位和产业特色,在适宜区域,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度发展;要增强农民自主发展意识,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要大力发展农业会展经济,培育一批特色品牌会展,推动区域间农业合作。积极为主产区在城市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提供便利服务,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高效率地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要与农耕文化传承、美丽田园建设、创意农业发展、传统村落传统民居保护、精准扶贫、林下经济开发、森林旅游、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等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川、江西、河北、福建、陕西、山西、福建、浙江、海南等地还将发展创意农业与森林康养产业结合起来,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以优化森林康养环境、完善森林康养基础设施、丰富森林康养产品、建设森林康养基地、繁荣森林康养文化、提高森林康养服务水平,实现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不断提升,为城乡居民提供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高品质休闲旅游体验,形成布局优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发展格局,推动从事创意农业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全面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和人口持续增加,大中城市加快发展都市创意农业,保持一定的生鲜食品自给能力,是保障农产品供给、稳定农产品市场的重要基础。正如有的专家指出,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是改善城市生态人居环境、丰富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应当将都市创意农业建成大中城市城市“篮子”产品重要供给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先进生产要素聚集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农业多功能开发样板区、农村改革先行区。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应用,发展现代种业,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要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统筹规划设计,强化特色创意,抓好示范基地创建、知名品牌培育、服务体系建设、乡土文化挖掘、精品线路打造等工作,保护好古村落、古民居和乡村风貌,着力培育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和创意农业集聚村。要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创新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乡村手工业,大力挖掘农村能工巧匠,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通过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要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

要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要加快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在都市现代农业中的集成应用和示范,实现信息技术与都市农业的深度融合,推进都市现代农业生产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加速都市农业现代化进程。要注重农村文化资源挖掘,强化休闲农业经营场所的创意设计,推进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的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要针对农村人口结构、村庄格局的变化,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推动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资源在县域内优化配置,分级分层解决不同问题。要尊重基层创造,强化试点先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引导建立农民参与和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农民以承包土地入股等形式与企业进行合作,不断提高农民的资产性收益。要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充实一批规划设计、创意策划和市场营销人才,提高创意农业设计水平。鼓励因地制宜兴建特色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要开展创意农业特色村、星级户、精品线路等创建与推介活动,培育各具特色的地方品牌,鼓励各地利用多种模式开展公益性宣传推介,扩大创意农业的影响力。

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所在。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突破前沿争尖端、抢占创新制高点的“有没有”问题,都离不开人才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亟需加快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塑造创新力更强、竞争力更强、供给更安全的产业发展新优势。正如全国农业科技人才工作交流会指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到了非壮大不可、非强健不行的时候,必须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使命感紧迫感,把农业科技人才工作作为三农工作重大任务抓紧抓实抓到位。为了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迫切需要按照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加快拓展和畅通国内大循环,充分挖掘农村内需潜力,推动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双轮驱动”,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强化综合保障和经费支持,打造一流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持续跟踪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让更多青年人才担纲领衔重要科研任务,扶壮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对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进行系统性培育和综合性扶持,培养农业领域卓越工程师。要依托农业农村独特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壮大富民兴村产业,让农民更多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增值收益。

创意农业在全球的迅速兴起和发展,让“创意农场”“创意农业公园”引领世界农业科技发展潮流。养心养美的乡村创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对全球农业科学发展与乡村繁荣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助力我国成为世界创意农业科学中心、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作者系《田园革命》《创意农业学》作者)


用户评论
      请对您发表的言论负责,谢谢合作。本站文章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之站长,以便及时处理
      本站发表读者评论,并不代表我们赞同或者支持读者的观点。我们的立场仅限于传播更多读者感兴趣的信息。
发表评论
您的姓名:
评论正文:
 
农业展锟斤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