鍐滀笟浜掕仈缃? |
新华社合肥2月8日电(记者王菲)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春季农业生产正从南向北陆续展开。在合肥市长丰县水家湖镇的智慧草莓小镇,莓农们也忙碌起来,每天有大量的新鲜草莓上市,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
“今年收成不错!通过病虫害智能识别和水肥药智能管控系统,不但提高了草莓的绿色品质,每亩还可节约农资、人力等费用800多元。”合作社负责人田峰说,今年他们还将加强与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公司科研人员的产学研合作,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作为全国草莓种苗和鲜食草莓的核心主产区,长丰草莓已有近40年的种植历史,全县有草莓种植农户8万多户。”合肥市长丰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杨晓虎说,“我们正在建设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以此为契机,推动草莓产业智慧转型,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农业发展新路径。”
科研人员在温室大棚里查看草莓长势。新华社记者 王菲摄
“走,带你去看看我们的‘博士智慧草莓园’!”中科合肥智慧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集成创新中心副主任姚俊一边介绍,一边兴冲冲地领着记者走进一座现代化的温室大棚。
巡检机器人“紧盯”草莓生长情况、传感器和AI识别系统密切配合自动分析土壤肥力和病虫害情况、液晶显示屏上实时显示温度、光度、湿度……依托物联网和智能设备,草莓大棚“变身”“数字化工厂”。棚内几名年轻的博士正在对自动上传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借以优化草莓标准化管理系统。
“棚内不只生长草莓,也产出农业‘大数据’。我们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推动草莓的科学化种植和精细化管理,转变‘靠天收’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姚俊说,农业“数智化”转型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创新。智慧农业的广阔空间也吸引着他和他的科研伙伴们走出实验室,在这里找到科技兴农的梦想舞台。
“我们聚焦农业机器人、农业传感器、农业大数据挖掘等领域,依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优势,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在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副总经理余立祥看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为智慧农业打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展示的长丰县“数字大田”。新华社记者王菲 摄
谈起未来的发展,长丰县马郢村党总支书记毕玲莉信心满满:“借助数字乡村建设,让乡村更美、产业更强、村民更富!”
来源:新华网
![]() | |||||
|
|||||
|
鍐滀笟浜掕仈缃?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