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会客”在郫都区安德街道棋田村林盘下欢乐地进行。来自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安德街道段)30余户有意愿创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大户与“土专家”促膝谈心,望闻问切。这是郫都区乡村振兴博览园建设中心聚力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举办的首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会。
“我们是乡博园的工作人员,来了解您们生产经营需求。”一句亲切地交谈,赢得了“农民伯伯”的热情接待。去年底,区委区政府对2023年农业农村工作“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成立农业现状调查工作组,工作人员分组进村入户,实地勘验生产现状和资源禀赋。经初步统计,截至2022年12月,安德片区蔬菜产业面积达1万余亩,从事蔬菜生产、加工、购销大户几百户,单户种植面积5亩以上的有100多户,而获得区级示范家庭农场评定的也才2家。“有这么多面积,也有这么多大户,如何组织他们抱团发展专业合作社?如何引导他们达标申报家庭农场?如何带动他们抱团营销特色产品。”调查组人员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这些问题。
培训现场,我们邀请了一名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主现身分享。“现在国家对家庭农场的支持力度很大,我的农场是省级示范场,先后获得区、市、省级政策资金近30万元,并争取到与各地科研机构合作的机会……”郫都区“幸福家庭农场”农场主王成宇自豪地说。
会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马洪春,与大家分析了家庭农场产生的背景、发展前景及创办家庭农场的要求等内容。区农业农村局农经中心指导员介绍了国家、省市区级示范家庭农场评定办法、申报程序,以及创建成功可享有的各项扶持政策。现场,乡博园工作人员发放了汇编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训手册(第一期)》。
参会农户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很实用,培训方式接地气,更有信心种好地,种出品质更好的蔬菜。下一步,区乡村振兴博览园建设中心要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要联合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建立完善经营主体辅导员人才资源库;要联合区级有关部门、街道镇积极引导意愿强烈的种植大户申报示范家庭农场;要指导农民合作社开展规范经营活动,引导小规模、粗放式生产的小农户加入专合组织和行业组织,使其在数量、规模、效益上有明显提升和发展。
来源 郫都区乡村振兴博览园建设中心
![]() | |||||
|
|||||
|